视频介绍

31.10.16

为何青少年与父母的关系疏离?


并非同辈压力使青少年与父母的关系疏离,而是价值观的冲突导致青少年易受同辈压力的影响。--Gary Ezzo & Anne Marie Ezzo


   确实许多父母面对孩子的叛逆时,都把矛头指向孩子结交的那些坏朋友或坏同学身上,抱怨他们把自己的孩子给带坏了。如果父母一直朝一个错误的方向来找答案,不只找不到解决方案,反而把孩子推向与自己越发疏离的状态中。

   青少年与父母关系疏离的实况,是因为亲子关系在“价值观”上的冲突、差异造成。促使青少年倾向在同辈中寻找认同;认同他们的兴趣、衣着、使用低俗的语言等等,甚至“拒绝父母”也会成为青少年对同辈认同的方式之一。
   因此,家庭认同感很低的时候,青少年的同辈压力才会大起来。当家庭的认同感很高的时候,同辈压力才会降低下来。

如何赢得青少年孩子的认同?

  1. 承认青少年的时代,与父母过去的时代是不一样了。
  2. 接受青少年看东西的角度,与父母的角度是不同的。不是对与错的问题,而是角度上的不一样。
  3. 不是强迫青少年服从,而是用协商的方式带领他们。
  4. 接纳、尊重青少年的建议或想法。
  5. 专注的、耐心地聆听青少年的表达。
  6. 看重每一个孩子的独特性。
  7. 给青少年孩子有失败的学习空间。



  • 同辈压力= peer pressure

参观菜园,学习生活

最有效的家庭教育:从小事开始

  生活教育:参观菜园  


   生活教育是一项很兴奋的教育活动,可以学到的超越我们想象的,是一种学习的惊喜!Surprise!

小故事:
有一回,我们夫妻带着老二(4岁)去医院探访一位糖尿病患者;他刚动完腿部切割手术,只剩下大腿。探病过后,在回家的途中...
老二就问说:“爸爸刚才那位叔叔的腿被切掉,不不是吃太多糖果?”
我说:糖尿病与吃糖果没有直接关系,但是有间接的关系;这位叔叔不可以再吃糖果了!(我没有说教)
   过后,我的孩子不再吵我要糖果吃,就算别人给他,他就是不拿。其实我心里偷笑(嘻嘻嘻!),没想到有这样的效果。(到了中学他们都忘记为什么不喜欢吃糖果)

   这就是“生活教育”所产生意想不到的功效。所以,家长要懂得就地取材,要植入哪一些教育题材,都可以尽情发挥,但不要太刻意要自然些,带着一种好奇学习的心就可以了。

提示:
  1. 认识种菜的一些知识,蔬菜的种类,与气候的关系。
  2. 家长可以向菜农发问问题,引起学习。
  3. 帮助不喜欢吃菜的小朋友对蔬菜产生好感。
  4. 买一些回去,做些小菜给家人吃,一起回味、回味。

30.10.16

生活教育是学校无法给于的



最有效的亲子教育从小事开始
Effective parenting begins with the little things

   带孩子到超级市场购物,产生很多亲子的互动、沟通和生活知识。当然你也可以加上品格塑造,实在有太多教育可以植入生活中,也是一种实地教育,只要你的懂得“就地取材”就可以了。
  • 认识食物的种类和名称。
  • 对金钱的使用有概念。
  • 学习比较物件的大小,分量、重量、考虑价格等。
  • 学习选择与取舍家里需要的用品和食物。
  • 学习购物和付款的程序(排队、付钱和取物)。
  • 亲子彼此知道对方喜欢什么食物。
  • 其它:自己发挥。

请回应!产生互动,带来更多的学习。你在进行中还学到什么?请与我们分享,我们很期待。谢谢!


孩子心中最大的安全感,来自......



28.10.16

“早恋”的因素和家长需关注的部分(Puppy Love)


恋的因素和家长需关注的部分(供参考)


       基本上早恋就是青春期的孩子在情感上还没有成熟时,对“喜欢”和“爱”、“友情”和“爱情”都分不清的阶段,就提早进入谈恋爱的。
       其因素有...
  • 性格外向和相貌出众的孩子早恋的机会较多也较高。
  • 体会不到家庭的温暖、父母离异、重组家庭、在家里没有获得关爱,所以心中有一种对爱和被肯定的渴望,再加上青春期,更容易藉着早恋来获得爱与肯定。
  •  学业成绩差的学生,或放弃学业的学生,有多余的精力时间,而提早转向恋爱。


   青少年早恋的四个阶段:

    阶段一:物色目标
    阶段二:追求行动
    阶段三:频密约会
    阶段四:身体接触


   不赞成早恋的因素:
  • 因青春期情绪容易波动,所以早恋会影响孩子课业的进度。
  • 青春期的心理发展还不成熟,不知道爱情必须建立在责任的基础上,多数是基于好奇心、模仿成人或逃避心理问题而进入早恋。
  • 青春期孩子的情感自律低,加上爱情是有排他性的,为爱起冲突或做傻事,是青春期孩子常犯的问题。


   父母要注意的事项:
  • 家长也不要矫枉过正。青春期与异性交往,往往会扣上早恋的帽子,但是与异性交往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。只是家长要向孩子解释“友情”与“爱情”之别。
  • 注意孩子的动向,尽早立界线,约法三章。
  • 如果已在热恋中,就不要太激烈的反对、责备或长篇大论的讲道理,无济于事。而是先接纳,了解实况,再提醒孩子感情的发展进度不要太快。

给孩子零用钱…

  • 一个小孩问爸爸说:“零钱”是不是只可以用来买“零食”的钱。爸爸....唉!唉...!。
  • 如果你跟孩子说:这些钱不要乱花,要存起来。(这样不如不要给,更好!)
  • 真正理财的原则:只要买到对身体好的食物,这钱就花得很值得。嘻嘻嘻!


让孩子自信过一生


26.10.16

不允许孩子失败,是不完整的教育。


我不懂你对失败有什么看法?对一个孩子来说,越早面对失败、’挫折,成长后的生命越刚强。因为年幼自尊心还不那么强的时候,是最容易承担失败学习的年龄。一旦父母太保护孩子,把失败留到年纪较大时....,孩子长大后就会逃避失败,或把失败的责任推给别人或环境,所谓“懦弱”。

当孩子不敢与你谈话时,不是没有问题发生...



25.10.16

培养孩子能独立...


  Develop independent children by freeing them from control



    • 并非意味着放弃孩子,而是放弃对孩子的控制,和切断孩子一生都需要我们的心态;
    • 也是放弃把自己的梦想和期许加诸在孩子身上。
    • 这并不表示我们就忽略对他们的责任,而是放下那些出于过多的忧虑和自私的野心而产生的控制。

    --John White(加拿大著名心理医师)





喜欢,请分享!一起推动“健康亲子教育

    24.10.16

    被动式的家庭教育模式


    被动式的家庭教育模式

       好一些家长处在“被动式的家庭教育”中。其一,是让孩子自然成长,没有什么监督和教导;其二,是担心孩子给自己惹麻烦,就常常对孩子说:“不可做这...不可做那...不要乱来 孩子的生命这种状态下,没有被具体的建造到回头看你会发现在同龄的孩子中,自己的孩子什么都不懂,成熟度差了一大截,为什么会这样……?

    有些迷思影响了好多父母忽略了“主动教育”这部分:
    1. 有学校在教孩子,我受教育不多,也不会教。
    2. 孩子长大后,慢慢就会懂。
    3. 以前我也是这样成长,都没有问题,不用学什么亲子教育,没时间!
    4. 我们夫妻都必须工作,不可能花太多时间在孩子身上,为了生存没有办法。

       亲子教育是有“时限”的,最好的时刻是在青春期之前,若错过了童年建基础的时机就会更难。亲子教育需要主动,而且是刻意的植入一些成长激素在孩子的生命中,如:品格的建造、意志力、自信心、情绪管理、解决困难的能力、责任感等等,孩子才能能受惠一生。

    ※ 张老师在此先点出一些父母在教育上忽略的要点,然后会陆续教导分享,一起探讨学习……。欢迎您常来!


    23.10.16

    鼓励的力量

    其实孩子非常在乎父母对他的看法和评语。如果父母一句负面的话,需要用四倍的力量才能抵消影响力。然而,一句鼓励的话,可以点燃孩子的动力。

    22.10.16

    亲子关系是有“时限”的......


    亲子关系是有“时限”的。今天你不陪他,当他长大后也不需要你陪了。若你愿意抽出时间陪孩子游玩,必会在他们的童年中留下美好的回忆。

    ...有一位爸爸这样的分享说:“ 以前,孩子在家里等我回家;现在变成我等孩子回家,我们的关系好像很冷淡......。”

    有一回,我和孩子散步走过家附近的游乐场,他突然提起以前我们在游乐场玩耍的一些趣事,脸上还露出微笑...。那时他才5岁,我没有想到他记得那么清楚,我想,这就是童年的回忆吧!


    每个星期日......是陪陪老婆和孩子时候.......不要再给借口了!!!

    20.10.16

    从做手工,学品格 +了解孩子的个性。


     最有效的亲子教育…从小事开始 
    Effective parenting begins with the little things

    • 做手工不只是要学一些手艺之类的东西,而是要植入品格教育在其中。
    • 可以学到的东西是很多的,但是除非父母在价值观上正面、积极;否则教不出重点来。话说是教孩子,其实是上帝用孩子来训练父母的耐心。
    • 有些教育不是透过文字、课室或时间长一点就能够理解的,而是需要有处境,有成熟的父母(老师),加上错误经历,而产生的学习,印象会很深刻。
    • 注意气氛!不是紧张、粗鲁、恶骂的气氛;而是温柔、耐心与鼓励的气氛。(这样才有下一次)
    • 基础是孩子要有一点的兴趣,后面慢慢培养比较有挑战的。
    • 孩子做手工可以测出他的性格倾向;如完美型、急性或慢性等等。父母趁机多了解孩子的个性,以后就可以帮到孩子生命的弱点。

           举例参考:

    按着孩子的年龄选择容易的开始。
    为建立孩子信心。有些孩子“挫败感”比较强的,他们做错了会哭或放弃。
    做错了再重复学习,后面就会越做越美。
    把第一个留起来,与后面的做成的比较。给孩子意识到,认真所带来的成果和练习的重要。
    家长最好只是做示范,由孩子亲手完成。
    把做好的作品要拿来使用,或送人。有价值和成就感。
    做手工,好过整天“滑手机”!
     对了!

    张老师(新加坡)

    “比较”带来的损伤与损失


    19.10.16

    大自然就是一个大课室



    大自然就是学堂


            ❤ 学习重点:学习分工合作促进亲子沟通,每一个人都要参与,让大孩子带领完成任务,享受学习的过程;也可以植入对环境的保护意识。等等!
    • 家长要懂得就地取材来的教育方式,切记不要太啰嗦!
    • 如果可以三五个家庭结伴,比较热闹。不适合一人独行,每个家庭一组为理想。
    • 进入一些保护区或国家公园,都要说明那些是公园所规定严禁的事。
    • 一组可以有10个任务要完成。设计是要考虑幼小的孩童,也不要列太多目标,不然太阳下山了还无法回家。
    • 任务内容参考
      1. 找5种不同的叶子,并说出树的名称。(拍照为证)
      2. 收集10种昆虫的照片。
      3. 找出“大红花”的所在,全家与大红花合照。
      4. 找出指定的“指示牌”拍全体照。
      5. 拍一张你们认为最有价值和意义的照片。
      6. 任务完成后,最关键的是找一个地方坐下来,一起分享彼此的学习和心得。
      7. 其他。


    16.10.16

    面对青少年到底怎样的爱才叫爱?


           
           父母爱孩子是肯定的,也无可厚非。当孩子长大后,你给他的爱不再是幼儿时期的那种爱,而是不一样的爱。好多父母的爱变成一厢情愿的付出和牺牲。父母可以说:“我是多么,多么爱我的孩子”。问题是孩子却收不到你的爱,到底这些“爱”跑到那里去?

           有一种爱叫“溺爱”。爱本身是没有错的,问题是爱的方法错了,所以溺爱就是在方法上错了,爱才会变成害,对孩子一味的给于、付出、种种的牺牲,结果孩子养成需要被高度的关心、注意、供应一切想要的,自私和自大就再心里作王。其实孩子的问题没有那么大,但爱的方法错了使孩子被这些爱掩盖溺毙了。
    案例
    一位爸爸深怕女儿的生日没有人送她礼物,也担心收到的礼物太少,就发钱给她的的同学用来买礼物送给自己的女儿,而且还提醒亲戚生日会当天记得带礼物来,若不够钱可以向他要。这位爸爸还表达因怕女儿收到的礼物太少而伤心,所以才这样出钱出力的帮忙。
           这样爱孩子的方法是有问题的...

           因此,爱的方法是很关键的,而且不同年龄层的孩子,爱的表达方式也不同,所以你对孩子的爱也要按着他们成长的年龄来做调整,而且方法是按着他们的需要的方式来配合。记得!不是你自己认为好的方式。
    参考案例
           一位妈妈懊恼买了书包给女儿,女儿却一点兴趣都没有。这位妈妈就抱怨买这样好用的书包(属于老土的那种)还不满意。
           我就建议:孩子都已经念中学一年级是青少年了,时代不一样了,妳买给她的虽然实惠耐用,但不属她年代的眼光。倒不如给她妳所预算的钱,再加一点钱(恩惠),让她去买自己喜欢的书包,她会爱死你,而且收到的是妳的爱,妳给她的肯定。 
    (注脚:好过买十个老土的书包,又浪费钱,女儿有收不到自己的关爱)
           这样当父母就轻松得多了,因为没有浪费到爱;父母少了懊恼和挂虑,样子也会越来越年轻些。

    --张老师@新加坡


    给孩子明白什么是幸福?


    14.10.16

    你对孩子的爱,他有收到吗?


    你希望妈妈怎样做,才会觉得被爱?

            孩子回答……
    • 妈!不要拿我和别人比较。
    • 妈!不要常常勉强我,做我不想做的事。我已经长大了!
    • 妈!在我闯祸的时候,请给我解释的机会。
    • 妈!在我成绩不好的时候,不要发那么大的脾气,其实我自己也不好受。
    • 妈!不要为一件小事唠唠叨叨了一整天。
    • 妈!我……我希望……妳和爸爸不要吵架

    13.10.16

    不要让孩子在罪恶感中长大!


    不要让孩子在罪恶感中长大!

    很多孩子的学习体验,不是在欢喜、兴奋的气氛中,反而是在害怕考不好会被责难、挨骂,那种战战兢兢的气氛中学习。很多时,在父母的眼中,孩子总是不够好,不够用功,不够认真,不够听话,是常常给父母操心的问题人物,也辜负了父母的一片苦心和血汗钱(补习费)。曾经听一位妈妈对孩子说:「我对你的要求不高,我不会要你拿100分回来,只要拿到90分我就满意了。」……???

    父母的紧张态度、操心所给的压力,往往把孩子读书的志气、兴趣和自信都消耗光了。
    请注意!人只有处在轻松安全的环境,对学习才会产生兴趣和吸收力;当孩子在游戏的中,学习能力是超强的,创意也很容易被激发出来,因为心开了,脑也跟着开,很帮助到学习。学习不一定是要座在书桌前,才被认为是用功,认真学习不一定是每个习题都不会做错;而做错习题不等于不用功,没有学习到东西。青少年的成长过程,是在错误中学习的,给他们接纳和空间是最好的激素。

    个案:有关一位中学生为什么会自残(self-harm)?因为父母常常为她的学业的问题起争执,所以她内心就有一种罪恶感,常自责我又做不好导致父母争吵,若他们离婚怎么办?都是我没有用;都是我笨不能把书读好。结果就用手工刀来割自己,目的是自我惩罚。她说:这样我心里才会比较舒服。


    虽然这个案是很少数的例子,但是提醒父母要避免用消极的方式,尽量提供孩子一个安全、接纳、鼓励和引导的环境给孩子,效果肯定会比消极的方式好多多。

    张老师@新加坡


    12.10.16

    怎么样有效的处罚,能让孩子理解并修正?


    怎么样有效的处罚,能让孩子理解并修正?

    1. 先要设立“家规”,才能赏罚分明。尽可能“赏”比较多,这样给孩子明白家规的目的是要带来尽责的好处,这样当他被罚的时候也会心甘情愿。
    2. 聪明的家长会与孩子一起拟定家规,让孩子从共同的约定中、来了解处罚存在的原因与处罚启动的时间,这样处罚才不会变成一种负面的威胁。
    3. 父母要弄清楚处罚不是目标,只是一个警戒过程,目标是改正,建立成熟的关系。
    4. “赏”与“罚”父母都需要解释清楚。如果孩子不知道自己错在那里,那处罚就没有意义了,给他一点反省的时间。
    5. 如果孩子诚实并主动的承认自己错在那里,处罚就可以省略。切记!不要让孩子内心产生一种念头:「如果我诚实认错,我就死定了!」所以不合理的处罚,会使孩子用谎话来逃避问题。
    6. 父母必须注意并接受孩子有些过犯是与生理因素有关,不是说改就改,所以处罚不一定能解决问题,与他一起面对克服才是关键,能做到这一点,你就是孩子的英雄。

    --张老师(新加坡)

    10.10.16

    好奇心是学习的本钱


    一位妈妈的故事...


    一位妈妈觉得自己很没有用,很无能,很想要自杀。
    在她自杀的前一晚,有一位天使在梦中带领她,给她看到自己死后的情况……
    她的丈夫因过度操劳得重病;
    她的 8岁儿子在往学校的途中遇车祸,结果失去一条腿;
    年长的母亲也因她的自杀天天自责,精神恍惚...
    后来,这位妈妈留下眼泪...终于明白自己活着的重要和意义,打消了自杀的念头。:)

    赢得孩子的信任


    4.10.16

    就地取材的教育方式,却在很另类的地方进行。


    德国有许多森林幼稚园,没有校舍,没有教室,一年二百多天上课日,孩子都要到森林上课,天气好爬树,下大雪就盖冰屋。
    现在的孩子学写字、背生字的年龄越来越早,德国的教育却背道而驰:不学语文算术,毋须赢在起跑线,以免成為小朋友长远学习的障碍。
    多数家长难以接受的概念,在欧洲已经推行了几十年,韩国和日本也纷纷仿倣,我们能否借镜?




    你是摘星族吗?

             
            90年代的年轻人被称为 “草莓族” ,为什么呢?因为他们的父母太能干了,什么事都替孩子安排筹算,从幼儿园到大学要连就读什么名校,读那些科目都已经锁定了。几乎说,只要孩子听话、合作,一定可以拿到文凭,将来才会找到前途的职业。所以笔者称这些父母为 “摘星族” ,因是害怕孩子走冤枉路,就伸手替孩子摘天上的星星,意思是孩子不用那么辛苦,我们已经看准那一颗星星是最亮的只要听父母的话就行。也因为有摘星族,所以就栽种了草莓族的出来。

            摘星族的父母是属于掌控型的父母,往往忽略孩子的感受和独特性,高度介入了孩子的成长过程。虽然都凭着爱孩子的心,但是种爱太强悍了。很多时,剥夺了孩子的独特天赋和抱负,使孩子越来越自卑和产生烦躁的情绪。

            让孩子做自己,激发孩子的潜能和理想,这才是父母养育的目标。

    3.10.16

    亲子教育要看得远

       

    亲子教育要看得远

     
       

    很多时候在忙碌的城市生活中,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态度只求解决眼前的问题,不理会以后会产生什么副作用。例如:现在可以很普遍的看到一些父母在餐厅用餐时,会给孩童手机,让他们玩Game,只求孩子不要来烦自己就可以了,所以一到餐馆,孩子就自然的向父母要手机玩。结果无形中是在培养孩子沉迷于手机游戏的习惯。

    有些父母对孩子面对考试的态度是,只要孩子能集中精力把考试考好,其他什么事都一律罢免,不必做;如不必做家务、不必去婆婆家探访,而且还端茶送饭到房间侍候他,以为这样做就可以然孩子专心读书。结果,反而促使孩子养成一种平时不需要用功的心态,因为最后还有时间冲刺。


    其实学习本来就是一种纪律操练,时间管理比考100分重要,因为懂得时间管理,才可以做更多事,特别是小学生只有5-6个科目要学习,但是,到中学就突然增加到11-12个科目,多了一倍的科目要学习,所以不懂得时间管理,又怎样能应付呢?
    父母若就只求解决眼前的问题,而没有从孩子长远的成长方向来看,就会 “因小失大” 。